中國教育讓你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一步一步毀了你的孩子
一位德國助教告訴你,中國教育是把人最珍貴的年華付之毫無意義、毫無發展價值的學習內容上,而不舍得花費一點點時間去討論和思考。
一位在中國呆了八年的德國外教——西洛特,在離開中國前說出了自己對于中國教育的擔憂,對中國未來的擔憂。
他認為中國實施的教育是壓制教育、無效教育。
在看到中國孩子每天五點多到校,晚上六點多才離開學校,他不禁心疼起孩子。這樣的作息,家長受不了,上課的老師也受不了,作為成年人都受不了的時間表,中國的孩子們每天都在經歷著。中國小孩每天都處于一種無精打采的狀態,,而他見到的德國孩子都很快樂,他們每天早上九點半才上課,下午三點半就離開了學校,沒有繁重的家庭作業。但是活得比中國小孩快樂的德國小孩,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他們在長大后做的并不比中國學生差,甚至在很多方面還要更出色。
西洛特曾經與自己任職學校的校長提議,他希望孩子少上課,多娛樂,他認為這樣做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的開發孩子們的心智。校長卻表示很無奈,因為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中,所有人都在比成績,比分數,只要學生的成績不好,名落孫山,學校就有可能會承受倒閉的結果。但是即使學校倒閉,換了另一個學校,這樣的學習模式依舊不會改變。
西洛特看到中國的小孩在很小的年級都要開始學習專業知識,例如從小就要學習古文背誦,五歲就開始做加減法等等,他覺得真的很難理解,因為國外很多同齡的孩子還在玩泥巴,種花,拆卸玩具等,但是18歲的德國人卻比28歲的中國人能力還要強大。當他在考試期把試卷給學生做時,他們的平均非常高,但是在考試期之后,平均分將會降低10分左右,從這可以看出,在中國大多數學生都把考試看得極為重要,但是其實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在日后的工作中跨過難關。
盡管他的學生們英語成績都很好,但是在畢業后,幾乎沒有學生用得著課本上的英語知識,當然不僅僅是英語,大部分知識缺乏基本的實用價值。
西洛特還認為,中國教育是預防教育。
所謂的預防教育,就是教育動機把所有的孩子想象成為一個會變壞的人,從小就會被灌輸不切實際的理論和思想,愛國愛黨教育成為必修課,但是卻沒有人愛關懷的教育。
這些政治教育對幾歲甚至十幾歲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天書,就連很多政治老師都搞不懂。這些教育的功能僅僅是為了應付試卷上的標準答案,除此別無用處。真正的人性教育、邏輯教育是空白的。整個西方的教學思想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誠信、敬畏教育。人性是人格的基礎,缺乏人性認識的人,肯定缺乏人格。他拿什么愛自己?愛家人?愛社會?更談不上再愛其他。所以,當下中國糜亂也就不足為奇了。愛,是一種成長感受,不是靠說教獲取的,這是基本原理。這種認識西方700多年前就已經認同,而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國卻仿佛停留在原始社會。
中國教育的另外一個失敗的點在于中國的安全教育。
美其名曰為安全教育,但實質上更像是囚禁孩子一般。學校與家庭通常進行無縫對接。從早上家長送到學校,再到學生進入校門都有老師的陪同,下一個老師不到,上一個老師不能離開,放學時,早早的在校門口已經有家長在等著自己的孩子出來了,然后回家吃飯寫作業洗澡睡覺。這樣的生活中國學生至少重復12年,讓人不得不懷疑,中國的孩子還有沒有獨立性?當他們離開父母后將如何獨立自主的生活?
安全教育是保障了孩子的安全,但是當你認為的為孩子好,卻極有可能讓孩子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你還覺得這樣對嗎?
嬸說:
中國教育在年復一年中,把孩子最珍貴的時光給全部投入了學習中,并且學習的知識在今后的工作與發展中毫無意義。記憶成了學習的唯一方法,高壓成了教育的唯一手段,保護成了成長的唯一措施。這種負成長的教育模式其實是對人性的一種摧殘,是對人類的極大犯罪。
然而中國的教育卻無法改變,這是讓人更加痛心的事,不知道什么時候,中國的孩子們才能像外國孩子一樣,有快樂的學習生活。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的孩子能夠在成長時期就學會創新,自立,充滿人性關愛。
我們會對您的電話嚴格保密,請保持電話暢通。
公休假日可能會順延,請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