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美國教育也是“考不勝考”
說起考試,咱們中國人都有切身之痛。從小到大,哪個中國學生不是身經百戰?可是你知道么,美國人也嫌他們的考試太多了。
根據美國大城市學校委員會對全美66個學區的調查,美國學生從學前班到高中畢業,這13年里平均要進行112次強制性的標準化考試,平均每年要花20到25小時在考試上。2014到2015學年,標準化考試最多的8年級學生,每個學生花在強制性考試上的時間平均為4.2天,約占美國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的2.3%。
這些考試時間的統計,并沒有包括AP課程、SAT、ACT這些非強制性的考試,而實際上學生為了報考大學,可能花更多時間來準備這些與美國大學錄取相關的考試。因此可以說,美國學生經歷的考試其實確實是挺多的。我女兒也告訴我,她所在的學校基本上是兩天一小考,3天一大考。越是好學校越是如此。
美國的家長對美國學校考試越來越多正表達憂慮。蓋洛普公司曾對4500名成年人進行的民調發現,近三分之二的成人認為,美國公立學校里過于強調標準化考試,五分之一的人認為正合適。美國教師聯合會主席溫嘉頓說,限制考試數量是一種共識,會得到絕大多數美國人的支持。奧巴馬政府曾在2015年底發布政策指導綱要,推動所有的公立學校將標準化考試所用時間限制于學生課堂學習時間的2%以內。
我覺得要客觀看待考試多少的問題。標準化考試多少合適正在成為美國有爭議性的話題,因為自從小布什政府實施“有教無類”法(NoChild LeftBehind)法以來,美國的公立學校在3年級起到8年級就要進行一系列的標準化考試,通過學生成績的評比,看哪個學校不達標,就要進行整改,否則學生有權利要求轉學或額外補習。這個法在許多校區引發教師的抵觸情緒,有些校區拒絕執行,也有一些國會議員揚言要廢除這個法。
美國人一方面抱怨考試太多,但另外一方面,許多學校的評比機構正是依靠這些全國性的標準化考試的學生通過率來給不同的學校打分。而所謂的好學校,好學區,就是通過這種打分體現的,亞裔和白人中上階層家庭買房時會非常重視這個。越是好學校,對學生抓得越緊,考試也更多。總體而言,私立學校的考試比公立學校也更多。
所以這里存在一個政治正確的問題,大家都喊考試太多了,要給學生減負,要讓老師減壓,教育不是為了培養考試機器,但實際上想出人頭地的人其實希望有更嚴格的考試,才能比較公平地測定學生的學業進展狀況。如果沒有考試,光靠老師主觀判定,也很難公平公正地衡量學生的學術表現。美國學校里學生的GPA就是靠平時學習中無數考試和測試綜合而成的,在大學錄取中也是很重要的指標。
因此當時奧巴馬政府限定標準化考試時間于2%之內的措施出臺后,引發了爭議。大家多認為,限制考試泛濫是對的,但硬性規定時間多少是不對的,重點不是考試多少,而是考試的內容與有效性。
我們會對您的電話嚴格保密,請保持電話暢通。
公休假日可能會順延,請您耐心等候。